胰臟发炎非小事

图像

提起腹部剧痛,一般令人联想起肠胃问题,但其实腹痛成因众多,如果患者本身有酗酒或高脂饮食习惯,痛楚则有机会来自胰臟。

以往胰臟问题较少人关注,惟近年有关胰臟炎、胰臟癌的报道渐多,令大众对这个器官多了认识。胰臟处于体内较隐蔽的位置,在胃部和脊椎之间,主要功能除了製造胰岛素等荷尔蒙外,亦会製造含有消化酶的胰液。

当胰液和胆汁经输送管道流入十二指肠后,便会与肠道内的食物混和,开始消化作用。若然输送管道受到阻塞,或因创伤导致断裂,消化液便会倒流,并破坏胰臟自身细胞,引致炎症。

无论是急性或慢性胰臟炎皆会引致腹痛,前者会造成胰臟肿胀,引发突发性上腹剧痛,痛楚可延伸至背部,甚至伴随恶心呕吐、发烧、心跳加速、高血糖、低血钙、脱水等状况;后者引致的腹痛并不那么急剧,但可令患者出现肚泻、脂肪便、消瘦、体重减轻及营养不良等慢性病征。

若未有及时处理病况,胰臟炎可引致其他严重併发症,包括胰臟假性囊肿、胰臟积脓、胰臟细胞及周边脂肪组织坏死等,反覆发作的急性胰臟炎更可演变为慢性胰臟炎,增加患上糖尿病和胰臟癌的风险。

超过八成的胰臟炎病例均因酗酒或胆管阻塞而起──过多酒精会使胰臟细胞出现炎症及纤维化;胆囊功能失调或高脂饮食习惯则导致结石形成,若结石掉落胆管,会造成阻塞,继而令胰液积聚,并倒流至胰臟,不正常地消化胰臟组织,引发胰臟炎。

诊断胰臟炎主要可透过血液检验及造影检查来估算病情严重程度,例如检测胰臟消化酵素以反映炎症是否属于急性,而电脑扫描则有助分辨胰臟是否出现恶性肿瘤。

由于进食会促使胰臟分泌消化液,进一步加剧炎症,因此治疗胰臟炎的第一步是要禁食,尽量减轻胰臟负担,加快復元速度;病情较严重者则须按情况接受药物或手术治疗。

原文刊载:

https://health.hkej.com/health/article?suid=2590569&subjectline=%E8%83%B0%E8%87%9F%E7%99%BC%E7%82%8E%E9%9D%9E%E5%B0%8F%E4%BA%8B

Case Study
Off
Diseases
Age Groups
Body Focuses
Self Test - Habits
Self Test - Symptoms
Self Test - Tags
Self Test - Targets
Media